html模版越來越少人愛當 Uber 司機瞭,四分之三的人開不滿一年就走
Uber 留不住“老司機”瞭。

盡管已經退出中國,沒有國內網約車等政策的限制,但近日美國科技媒體 The Information 報道稱,Uber 過去一年在美國的司機留存率還不到 4%。

這個數據有些聳人聽聞,事實上,完整數據是這樣的:註冊瞭 Uber 的司機,目前隻有 20% 的人通過瞭 Uber 的車輛審核(因為美國很多車都太舊瞭),而這部分能夠接單的司機中隻有 60% 的人用 Uber 接過單,其中接單時間超過一年的司機隻占這部分司機的 25%——所以最後算出來瞭留存率還不到4%。

但如果我們隻看那些成功通過瞭車輛審核,而且真的開始接單嘗試做 Uber 如何申請商標台中司機的人,能幹超過一年的不到 25%。

跟三年前的 Uber 比起來,這數字低瞭不少。2013 年,Uber 公佈的司機一年期留存率超過 50%。

台灣商標註冊



都是什麼司機選擇瞭留下來?

這些流失掉的以及留下的司機,分別都是什麼人呢?

去年摩根大通研究所發佈瞭一篇關於 Uber 司機的調查報告,數據顯示大部分願意留在 Uber 上做司機的其實都是收入低,靠全職在 Uber 上接單的人。


本來 Uber 和司機之間是 2:8 分賬,有時候司機還會拿到補貼。在 Uber 能給得起很多補貼的燒錢階段,這三個不同的司機群體都能好好留在平臺上開車。

但隨著 Uber 市場份額的變化及利潤增長的壓力,Uber 最近半年的止損方式是擴大自己的抽成比例,這時候,本來有中高收入工作的司機就都離開瞭。隻有低收入司機,可能因為沒有更好的工作機會還勉強留在平臺上。

2016 年上半年,Uber 減少瞭給司機的補貼,從之前司機 82% 的抽成縮減到瞭 77%。

去年上半年 Uber 的虧損率大大減小,從前兩年的 100% 以上縮減到瞭 62%,但少虧的這部分錢是從 Uber 司機口袋裡掏走的。


如果 Uber 沒有減少司機的抽成比例,它在 2016 年上半年的虧損還會持續增加,達到 122%。



目前燒錢還停不來的 Uber 離盈利還遠,減少在司機人力上的投入是降低虧損的必然結果,盡管如此,它的虧損還是在增加。

盡管已經通過加大抽成比例,甚至退出中國市場來止損,但是從全年數據綜合起來,Uber 還在虧,全年 Uber 虧損同比增加瞭 47%,達到瞭 28 億美元。

問題不僅在於 Uber

三年前,以 Uber、Airbnb 等共享經濟公司帶來的新的雇傭關系,一度被看作是工作的未來:傳統雇傭關系的一切限制都沒有,隨時加入、隨時退出。

但根據媒體對 Uber 公司內部的調查發現,這模式讓 Uber 上隻留下瞭對此模式依賴度最高的低收入司機,盡管他們對 Uber 的不滿也越來越強烈。原因是收入少瞭,但工作時間也被迫增加瞭。

去年 11 月,Uber 公佈瞭一份關於 Uber 專車司機的收入情況報告。扣除各種開支以前,平均每位司機的收入約為 18.75 美元每小時。

根據 Buzzfeed 此前一份類似的報告中提到 2015 年開 Uber 的成本大概在 3.5 美元到 5 美元。以芝加哥為例,一名 Uber 專車司機每小時的收入大約是 15.48 美元,但當地開 Uber 每小時的成本約 4.02 美元。如果扣除這部分成本,他一小時的收入隻有 11.46 美元,這比芝加哥當地最低時薪 10.5 美元也高不瞭多少瞭。


打車平臺留不住司機的情況國內也很明顯。

滴滴因為在北京開快車的司機越來越少,甚至調高瞭快車在乘客端的收費標準。但上下班高峰期,北京的滴台中商標註冊查詢滴用戶盡管加瞭溢價,也還是不容易叫到車。

這當然有網約車新政的原因。因為限制非本地牌照和戶籍的滴滴司機無法接單,滴滴在北上廣的司機數量急劇減少。

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 Uber 和滴滴等打車平臺的產品性質。補貼是為瞭競爭占領市場而采取的臨時政策,當他們成為市場壟斷的公司,他們就會恢復最開始默認的產品性質:

提高城市運輸的效率,通過降低乘客支付的單價,同時降低司機的空駛率,也就是讓司機接更多的單,打車平臺拿到更多的分成。

滴滴在國內也是這麼做的。在去年 8 月與優步中國合並以後,滴滴逐漸減少瞭對司機的補貼。

我們在去年 10 月采訪瞭北京、上海兩地近 30 名滴滴司機,其中大部分人是從 2015 年底或 2016 年初開始註冊成為全職的滴滴快車司機,他們幾乎都表示,合並之後,自己單筆訂單的補貼收入少瞭很多。而為瞭保證每天的收入還不得不延長工作時間。

即使沒有政府的新政策,這些司機隻要有時間穩定在 8 小時的工作選擇,離開打車平臺也是遲早的事情。

這對 Uber、滴滴等打車平臺來說很不妙。2016 年 1 月 Uber 稱平臺上的活躍用戶數量為 108.6 萬人。

如果按 25% 的司機留存率計算,它一年至少需要 434.4 萬名足夠新的司機來保持現在的運力規模,這比美國雇員數最多的沃爾瑪還多。

而如果沒有足夠的司機保持高效的叫車服務,那麼乘客可能也留不下來瞭。



題圖 pixabay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
arrow
arrow

    sxj781a6j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